时间:2014年9月
地点:厦门
后果:1死
原因:轿厢未平层、开门走梯

14日17时47分35秒,电梯门打开,身穿深色T恤五分裤的男生小黄,与一名身穿白色T恤的男同学在电梯门外准备进来。小黄先迈一步正要走进电梯,没料到轿厢根本没停,仍在上升!视频显示:小黄的左脚被上升的轿厢绊了一下,上身和左脚因惯性作用扑进了电梯,右脚却在轿厢外。小黄立即用左手扶住轿厢门框,右手则撑在轿厢地板上欲挣扎着站起来,但轿厢飞快上升,瞬间将他卡在电梯地板与门框顶部之间。此时为17时47分39秒。从他迈步进电梯到被卡住,一共只有4秒钟时间。电梯内监控显示,接下来的7分钟内,小黄的双手和左脚还在动弹。此后便没了动静。

事故图片1-1
事故图片1-2
事故图片1-3
事故图片1-4

预防方法

安装轿门检测传感器、平层传感器;速度传感器、电梯井声光报警器;

当系统检测到电梯轿厢未平层、开门走梯时启动电梯井声光报警器,通过视觉、听觉警示乘梯人员;

时间:2016年5月
地点:台湾
后果:1死
原因:轿厢未平层、开门走梯

警方说,邹医师23日下午2时15分,手上拿着饮料,在体育馆一楼等电梯,电梯门一开,他往前走,不料电梯厢并未对准楼地板,他小腿骨踢到电梯厢外框,上半身摔进电梯里,电梯门随即关闭并继续往2楼上升,他来不及收腿,就卷入约15公分的狭小缝隙。 因电梯不断往上升,邹医师的下半身从小腿部位不断被卷进缝隙,电梯上升3公尺,在距离2楼电梯口1公尺处停止,邹医师胸口以下被卷入缝隙,整个过程不到10秒。

事故图片1-5
时间:2015年9月
地点:温州
后果:1死1伤
原因:轿厢未平层、厅门打开

37岁的余女士家住瑞安市塘下镇上潘村。9月11日傍晚6点左右,她抱着18个月大的儿子下楼,婆婆跟在后面。他们家在6楼。余女士按了电梯的按钮。据潘先生事后向家人了解,过了一会电梯门开了,但只开了一半就停在了那儿。由于这电梯经常不灵,余女士没有在意,用手随意地把门往旁边推了下,就往里走。没想到下面是空的。余女士抱着孩子一脚踩空,直接摔了下去。

事故图片2-1
时间:2016年1月
地点:西安
后果:2死
原因:电梯轿厢未到、厅门打开

周政杰的妻子原本在31层等到电梯门开后,下意识地抱着孩子就走了进去。谁能想到,门后竟然只有一个黑洞洞的电梯井,轿厢并没有到达31层,而是还停在5层。最终,26岁的妻子抱着只有5个月大的女儿,掉落了25层楼的高度,摔在了5层的轿厢顶部。

事故图片2-2 事故图片2-3

预防方法

安装厅门检测传感器、平层传感器;电梯井声光报警器;

当系统检测到电梯轿厢未平层、厅门打开时。启动电梯井声光报警器,通过视觉、听觉警示乘梯人员,不要进入、离开电梯;

时间:2015年7月
地点:沈阳
后果:12伤
原因:电梯老化、维保不到位、制动器故障

2015年7月15日18时许,沈阳市和平区华阳国际大厦写字楼一员工电梯突发事故,电梯坠落时,里面一共有12名启天锐力传媒有限公司的员工。电梯厢从27楼开始左右碰撞向下坠落,直到电梯厢至12层时,再不受任何牵引,直接从12楼着落到了一楼。

事故图片3-1

预防方法

安装抱轧温度检测传感器、维保监管;系统会在每次维保前给维保责任人推送维保通知; 维保APP全程监管维保过程,全程必须拍照审核;

制动器制动过程抱轧温度逐步升高,当抱轧温度持续高于平常水平,系统自动通知维保人员进行检修。

时间:2016年12月
地点:深圳
后果:1死
原因:电梯困人、扒门自救摔落

12月7日,深圳龙华新区大浪办事处辖区高峰社区下早工业区一电梯运行至四楼时发生故障,2名男子被困,其中1人在强行打开电梯门爬出时不慎坠落,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图片3-2

预防方法

系统判断电梯困人后通过已安装智能终端播放应对措施及安抚视频,提醒被困人员不要自行打开电梯门,耐心等待救援;

系统判断电梯困人后,发送预警信息至平台,平台调度人员通过远程查看视频监控,开启视频对讲,安抚被困人员告知实时救援情况。

时间:2017年4月
地点:杭州
后果:被困8个半小时
原因:电梯困人,呼救无应答

陈先生4月1日在名城左岸12幢的哥哥家吃的晚饭,他当晚9点多先走,妻子李女士晚上10点半左右出门。进了电梯,也不知道运行到几楼,伴随着一阵晃动,轿厢就停了。李女士每三分钟按一次电梯里的呼叫按钮,始终没有应答。电梯里,也没有手机信号。直到第二天上午6点,她估摸着应该有邻居出门了,她才开始踢电梯的门。从邻居听见电梯里的响动,去保安值班室叫人,到李女士被救出,已经是早上7点左右。李女士困在电梯里的这8个半小时,一刻都不敢睡。

事故图片4-1

预防方法

通过已安装传感器判断电梯故障自动报警救援;当系统检测到电梯停止运行,识别到轿厢内有人,自动按停梯困人向平台预警,通知维保救援人员;

语音识别求救语音,自动报警救援;当系统语音识别模块检测到有人呼救,确认后平台预警,通知维保救援人员;

扫描关注梯信通微信公众账号
扫描关注梯信通微信公众账号
联系电话:
13600406899
邮编:
518000
中文域名:
梯信通/Onedt@Onedt.com.cn
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高新技术园M7栋六楼
Email:
Onedt@Onedt.com.cn